为了保护空气环境不被污染,更换三元催化器势在必行
三元催化器作为发动机的下游设备,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催化器寿命,当发动机工作不良或者保养不当时,就有可能会对它造成损害。
比如三元催化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有效工作,最佳的工作温度在400℃-800℃,当温度超过1000℃时,载体里面的贵金属涂层就会因为高温而烧熔坏死,丧失基本的工作能力。
三元催化器中的三种稀有贵金属对硫、铅、磷、锌等化学元素非常敏感,而这些物质恰恰来自汽油与机油,这几种物质在燃烧后形成氧化物颗粒,会吸附在催化器内部,从而降低其催化效率,也就会出现所谓的中毒现象。
另一个影响三元催化器效率的因素就是设置在进气端的氧传感器,它的作用就是把燃烧后废气中氧的浓度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ECU中,让ECU控制合适的喷油量,来控制空气与燃油的混合比例。
14.7:1为最佳的空燃比,越接近这个比例,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效率也就越好,因此对于它来说,氧传感器是否正常显得尤其重要。
三元催化器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,而且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印象,因此我们在日常行车时就要注意一些问题。
第一点不要使用含铅汽油,因为含铅的汽油在经过燃烧后会排放出含铅的氧化物颗粒,这些颗粒会吸附在三元催化器内部,导致催化剂的反应面积变小,降低转换效率。第二点需要注意高温,过高的温度会让其内部贵金属产生化学变化,导致其烧熔结块,所以当出现烧机油、氧传感器故障、水温过高等状况时应该及时检查维修。
三元催化器的内部载体大多采用蜂窝状陶瓷材料制成,很容易受到碰撞后破碎,从而导致失效,所以日常应多检查排气管异响,保养时检查催化器外壳是否也破损。